葉忠宜
「越平面,越藝術」- 談設計出版、視覺美學
葉忠宜來馬來西亞分享如何「玩轉」設計美學;從設計教育的推廣,至商業設計市場開拓新可能性的案例實踐。
這也是葉忠宜入選世界知名的平面設計師協會成為今年「國際平面設計聯盟」— AGI(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新進會員後的第一場公開講座。
講座一開始,葉忠宜簡單分享了他的心路歷程。他在2012年從日本畢業回到台灣後才發現台灣並沒有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上應用的分類,學校也沒有這一部分的教學。另一方面,如果跟顧客說,字體要另外花錢,顧客也會氣得跳腳說這是找名目來多收錢。他解釋說:「但『字體』就是很花錢,它是要授權的。在日本要開發一個很好的字體就需要長達2、3年的時間。」
他因此開始思考該如何與大衆溝通這件事?
於是,他便大膽的聯繫德國公司Monotype 的創意字體設計總監—世界知名字體設計師小林章,請求見面。小林章在日本曾出版過好幾本與字體設計相關的經典著作,在與他會談之後,葉忠宜堅定提出:「我想要出版你的書,並且會親自翻譯。」 小林章也非常欣賞他的勇氣,承諾全力給予協助。
就這樣葉忠宜花了2,3年的時間去定義專有詞,學術研究等等,出版了小林章《字型之不思議》、《歐文字體1》、《歐文字體2》、《街道文字》等著作的中譯版。
領略美學與設計即是日常
儘管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對他而言,從書本上的知識還滿足不了他的好奇與求知欲。
2014年,他設計一個歐洲遊覽旅行路線,去探索人文歷史背景,他説,現代設計的起源都是從德國開始的,於是他就從德紹(Dessau)開始,到了烏爾姆(Ulm)、慕尼黑(Munich)、巴塞爾(Basel)、蘇黎世(Zurich)去感受及探索。
他說,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字體風格,當他走在蘇黎世街道上感受當代的歷史氛圍,透過那個時空、那些路牌及建築,就已是一份視野的增長。
他分享到一件令他擁有深刻印象及讚嘆的事情—瑞士的德語報刊《法蘭克福匯報》;它「美」得讓人以爲那是與設計藝術相關的刊物。他説:「不管是閲讀量最大的報紙還是小衆報紙,他們的排版、所有的照片,質感都好到不行,那些記者現場實拍的照片,都比那些得獎的作品還要厲害。」
但,就在他讚賞當地人設計擁有高水準且不捨得把報紙丟掉的時候,當地人卻不以爲意地回復了一句:「那不就是我們日常看得到的東西嗎?!」
因爲那一句話,才讓他恍然大悟地意識到,「原來我們的差距是那麽大!」
設計與藝術已是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與一大部分,它是一件稀鬆平常及不需要再强調的事情了。
就因這一趟收穫滿滿的旅程,啓發他開啓另一條「設計教育之路」。爲了普及字體設計相關的知識,他創立了華文圈首本字體設計專業雜誌《Typography字誌》,裡頭涵蓋所有與字體設計、logo製作、選字型、全世界字體設計語彙等等相關的課題及内容。
形容自己人來瘋且「不知哪來勇氣」的葉忠宜也陸續做了許多令人不可置信的事情,包括談下版權,設計「字體排印新浪潮之父」沃夫岡·魏因加特(Wolfgang Weingart)的中文版書籍,還與友人一同策劃魏因加特的展覽等等。
越有錢的案子,越可以做到真正的突破
葉忠宜聊到自己商業創作的實踐,他說,總有很多設計師遇商業案子就受到挫折,如顧客不理解,品味不一致等等問題。但他説:「顧客沒有鑑賞能力的這件事,對我來説是很合理的,因爲他們平時都是看數字,看業績,想著怎麽賺錢的人。」
後來,他發現自己應對「顧客」還是有那麽一套 ,他説:「可能因爲我原本就是念管理學院,所以我很清楚知道如何與非設計,非藝術領域的人去溝通。」
他分享道:「我觀察到,日本藝術家的論述能力,溝通能力都非常的強,因爲他們擁有非常龐大的世界觀,非常的深,但你看他們怎麽把很深的世界觀,怎麽用大家的語言去講出來。這對我來説的啓發也是蠻大的。」
他隨後將商業設計實踐的案例分爲3大類型,分別是「活動」、「包裝」、「品牌」類型的3個不同思維角度來分享。
做活動的視覺設計,他覺得最關鍵的是元素是「顯眼」,他舉了一個讓他受到關注的例子,也就是討論熱度極高的「2018台灣共好Taiwan Together」國慶主視覺設計,從批評到讚賞的外界聲音宛如坐過山車。
當時他採用了70、80年代的電子遊戲、像素畫面、樂高的元素呈現在國慶主視覺設計,把logo做出動態圖形(Motion Graphics)。
他說,在提案過程他經常被要求更改設計,甚至說要請總統看他的設計案,沒想到,蔡總統看了之後只説了一句「很好,就這樣」通過了!
最後的成果是,一開始吵得沸沸揚揚的媒體人與人民在看完了一系列完整的視覺展現之後都拍手叫好,更有趣的是,國慶大禮後所派送的周邊商品也高度受歡迎地被一掃而空,甚至還有很多人熱切詢問官方如何可以獲得,「葉忠宜」的名字也因此而名聲大噪!
他侃侃分享,兩年後,他在2020台灣設計展《Check in 新竹 —人來風》擔任主視覺設計師,設計了超過100樣東西,包括垃圾桶,只希望設計達到一致性與完整性,他還用口罩做成邀請卡,創意有趣的作品再次讓他獲得高度關注,甚至獲得國際的認可與獎項。
在「包裝」類型與「品牌」類型的案列,他分別以自己的得意之作舉例,如「Hygge 肉桂捲禮盒設計」、《王記食譜:料理莎士比亞》便當造型的劇本書、「卯年歐肯威士忌禮盒設計」、「勇氣雜貨商行」等等(有興趣可到https://www.instagram.com/yehchungyi/ 瀏覽)。
被霸凌者的「樂觀」造就了他的無所畏懼
在問答環節的交流,葉忠宜被問道,設計師該如何創造及保持自己的風格。他分享說:「傳統教育裡,經常說設計師是要退後一步的,不能有自己……但我就是一個那麽有個性的人,你要我怎麽退縮?而且每一位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是當你慢慢知道你自己要什麽的時候,你會找到你自己。從你喜歡的東西開始,去瞭解自己爲什麽喜歡,從而慢慢去找到自己的風格。」
葉忠宜擁有强大的抗壓性與自我想法,對工作與生活有著「無所謂」的樂天及無畏的精神,面對顧客,他謙而不卑,有自我堅持,不討好也不畏懼,他說,或許是因爲從小被霸凌的經歷,造就了現在這樣的他。
他娓娓述說:「我不是樂觀的人,我是極度悲觀所產生的樂觀,我已經知道世界就是那麽殘忍的……或許可能是因爲我的壓抑,加上我每一天都沒有時間去面對自己的悲傷或哀愁,我每天都在想著如何讓別人買單,所以我經常會以第三者或不同立場的角度去看他人在聽提案的時候到底聽得懂什麽。我不是要迎合顧客,而是想著用什麽方式溝通,甚至是去突破他。」
「我小時候就太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被霸凌,我的書包經常不見,被扔在大門口,書本被丟進厠所,飯盒也經常被惡霸搶走,我就沒有東西吃。每天下課鈴聲一響,我就會馬上帶著飯盒去到非常偏遠的厠所去用餐,然後我在廁所裡認識了另一班被霸凌的同學。」
聊起過去,他笑說自己沒有復仇的心態,反而是很早就領悟到了人性及他人不同的價值觀,也因此讓他養成了擅長理解別人的心態。
或許就因爲這樣無所畏懼且隨遇而安的心態,讓葉忠宜在他一直以來所計劃的事情都是順勢發展,水到渠成。去年他計劃搬工作室,剛好1樓有個空間,他就想著一併把它租下,從平面跨越到做空間,親自設計了「重本書店Weight Books」——有咖啡,有展示空間,用於擺設那些來自世界各地他所精選的書籍,不賣,但他打造了十分舒適的空間,讓你慢慢享受閲讀。最後更是歡迎大家有機會到台灣去參觀及交流。
林旂鋒
30/09/2023(六)
3pm – 5pm
Papan Haus(17,Jalan 14/1,Seksyen 14, 46100 Petaling Jaya)